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蓋世奇才】請不要被恐懼驅使,請不要以為自己很負責任、但其實卻做出思維幼稚目光短淺之事,請不要拒絕去檢視自己是不是正被有心人利用煽動,請不要反核四.......

如果美國沒有拍拍屁股轉身走人,而是照查理威爾森的期望,留下來多做些人道善後的工作......可能就不會有911,可能就不會有過去這十年的紛紛擾擾。

善後真的很重要。

但要善後........真的很難。



請問今天停建核四的訴求達成了,然後呢?

新的火力發電廠會順利及時補上?新的替代能源方案可以及時發揮效用?──為什麼核電專家說的核電預算跳票了,還有高鐵的BOT費用預先估算也嚴重失準,唯獨這些核電替代方案絕對會如預期一樣發展?

我不是說這些方案是吹牛、是騙人,我只是說:基本上聽了我這樣質疑後,還繼續一廂情願相信這些方案的價值和效益,而且也相信一定有效的人,........根本不該被稱為公民。

要全國的公司行號跟百姓、還有建商、還有大大小小工廠,都配合先進的科技概念,改用比較節能的電器、比較節能的工法、比較節能的技術?.........這需要多少人配合?需要多少人參與?新竹法律規定比較嚴格,大家馬上跑去台中,台中法律比較嚴格,大家馬上跑去台南,全台都嚴格......結果只會跑光光!(幾乎跑光光!)然後.........各地又開始幻想著「我幹嘛那麼笨,我可以鬆綁然後吸引人回來啊!」一地鬆綁,然後大家都開始講著鬆綁..........

但事實上,這個循環可能根本不會開始,......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不會開始。今天廢了核四,明天大家鳥獸散,死硬的環保團體的聲音又回到「沒人聽」,政客開始享受「我們成就了偉大的事」的光芒,明天電不夠用,要不漲價,要不開始舉債補錢坑,要不乾脆放手給事情爛下去、台灣經濟崩潰、外商永遠不再回來、死共匪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這個島然後繼續擺著給它爛!



到底核四在未來一百年出意外的機率比較高,還是廢了核四以後變成上述所講的慘況的機率比較高?

這不是個問題,我不是在問讀這篇文的人任何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早就有了答案!前者是機率,後者是個無限可能累積而成的必然!(只要廢核四的一個環節出問題,台灣就完了!)

核四一廢,事情一定會這樣發展!只是大家都拒絕去假設有這個可能性,然後傻傻的、樂天的以為「口號可以扭轉事實」,就好像「神蹟」的來源在於「口號」一樣!



核四可以是件好事!只要品質好、技術夠!

應該不會有人相信「蓋核四」是為了等它爆炸,讓無能的建設公司有生意,或是讓它生產一堆核廢料淹滿全世界。

科技會進步,就好像「如果自體幹細胞技術夠發達,何必採用墮胎的胎兒受精卵幹細胞?自然也就不會有道德議題爭論。」

如果事務官僚與決策官僚無能、甚至牽涉貪腐,把這些無能跟貪腐揪出來才是唯一的答案,而不是把整個單位關閉和羞辱技術官僚!

但在台灣,大家就是這樣幹。因為大家還是幻想著有人無端就是要扛起自己的幸福與平安,為自己樂天、不用大腦的生活方式背書,大家都想當公務員,但沒當上公務員前大家都敢咒罵公務員待遇太好、祈禱自己當上公務員後的待遇不會被砍到。

大家想要幸福,但不想要付出,大家希望自己明智,但又不用花腦力去思考、討論、決策。──台灣就是這樣的土地!請不要跟我爭論!

廢了核四,台灣會更好?幹你祖宗十八代,鬼才相信!

【殭屍哪有那麼帥】正妹有腦最新鮮

【本部落格的信條之一......別問我電影好不好看。

一般來說,即使我說了某部電影好看或不好看.....本來也該請大家讀過就算,就當我放屁、喝醉酒、不小心看到打了馬賽克的A片而腦神經錯亂.........

但這次不一樣。】




1.原著太棒了。

2.預告太有趣了。(有誰覺得預告不有趣的?)



 結果  1 + 2 後讓我:好期待這部電影 && 看完後有那麼點不滿足。

 看這部片之前應該要注意到(或是我個人的一點小整理):1.經常用近距離拍腳色之間的互動 2.如果不是近距離,那不管「遠距離」或「黑夜」,所有「人」都跟背景很不搭,不會融入背景中而讓觀眾難以察覺。

我想這是因為物質文明(這部片可能有特化現代都會與建築物的部分)目的在於讓我們注意到自己、讓我們發現自己,可能是發現自己的寂寞,或者是發現自己的哀傷,更有可能是憂鬱,甚至憤怒,但絕對不是要我們變成賺錢機器、工作機器、辦公機器、潮流時尚狂熱機器.......日復一日的在都會中行動、移動,但為的只是遵守基本慾望和莫名其妙的社會規條指示。

 除此以外,這部電影/原著小說想講的,我想應該是(所有正統殭屍電影的主題)我們不知不覺間變得跟殭屍有多相似,我們不再享受自己的生命,我們也不珍惜自己的心跳,我們把掠奪他人、踐踏他人簡化成生存之必須。一開始 我們還會覺得不舒服,有些人會一輩子不舒服下去,但有些人(或說是很多很多人)就乾脆一路撩下去,直到變成骨惑仔(Bonny)為止。

 除此之外,它還快速的揶揄了手機文化和質疑了死刑的道德價值 (?!別懷疑,它肯定就是這個意思!)

 重點:總體來說 如果以為這是部輕鬆爽快、讓人從頭大笑到尾的嬉鬧愛情喜劇,那會很失望很挫折很吐血。否則,這部片真的滿有趣的,是部男女老少皆宜的電影。

【凡是把愛情的焦點從女性的意淫轉移到愛情真正的樣貌與價值的愛情電影,我都說是男女老少皆宜。】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傑克‧巨人戰記】豆子爆頭戰記

其實【傑克與魔豆】的故事,背後隱含著的寓意是:所有子女在脫離父母監控之下,獨立自主所做的第一件事、或第一個決定,...近觀其發展總是讓父母失望、讓家族蒙羞,但拉遠來衡量其價值,卻足以改變一切......

聽故事的人要記得自己有天可能是傑克,說故事的要記得自己有天可能會變成那個憤怒的雙親。

但這些都跟電影無關。這部電影相當有布萊恩辛格的風格。

森林。

除了森林以外,還有瀑布、巨大的岩石、巴洛克風格仿教堂型式的建築........

X戰警一、二、三,華爾奇麗亞,超人.........故事總是不停的在這類地方發生。(【超人】中,超人舉起的那塊人造大陸,其風格就很像天空的巨人國,具體細節都在巨人的石造居處重現。華爾奇麗亞的故事不停的在森林中出出入入。)

儘管內容是如此魔幻,出現的細節元素又經常是非常普通的東西。

如果不多看幾眼,你絕對不會注意到眼前的森林是在天堂與人間的巨人國度,你絕對不會注意到眼前的房舍是巨人出沒的地方。

 布萊恩辛格用.....他獨特的方式重新詮釋這個童話,必須要說內涵是到位了 ,但【星塵傳奇】就採用過類似的主題,而且電影一開頭十分鐘就講得很白... 「這不過就是個男孩子變男人的故事」,只是同時擴大為「這也是個女孩子變女人的故事」。──內容完全不牽涉到性愛,就是兩人在魔豆樹上很純愛、很純愛的一吻,男孩知道了自己的價值(他不需要什麼貴族血統,甚至不需要加入皇家衛隊),女孩也知道了自己的責任(冒險的意義不是在「走出去」,而是真正的勇氣、真正理解並扛起自己的責任。──【勇敢傳說】把這個概念搞得很灑狗血,而且還要用說教的方式來呈現,簡直是大失敗啊!)

而且視覺上不像這年頭的電影都喜歡、或必須搞得很張狂。布萊恩辛格的策略反而很保守,甚至有點偏向單調。



雖然它的優缺點有點曖昧模糊,但具體來說,它的故事每個細節都有顧到,都有完美的新觀點新樣貌,像魔豆的由來,像打敗的巨人的方法....... 短短兩年內出了四部童話改編的電影,我始終還是最喜歡【魔鏡魔鏡】,但必須要說 這片真的很不錯。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終極警探五】英雄法則

英雄法則是什麼?

說說死老百姓、普羅大眾、布爾喬亞們大多數心目中最通用的版本吧!



所謂的英雄法則,一共有三條:

1.英雄要熱衷於為了「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而隨時犧牲自己的權益福祉,甚至可以把自己和自己全家人的性命都拿去當打火機的瓦斯燒。

 2.英雄不拿薪水或任何報酬,而且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生活所需,不可以因此怠慢上一條法則。

3.英雄拯救......不管是多天大地大的東西時,都不可以妨礙到 「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 的生活。如果要攔車追壞人,馬路上就算只有 「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一台車,也不許攔 「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 的車;如果不小心攔到 「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 的車,被撞是活該,記得把修板金跟烤漆跟慰問費匯到 「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我」 的帳戶中。然後不許因此怠慢上兩條反則。



以上是英雄法則。




約翰麥克連從不鳥它!

他只在自己想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他只修理他想修理的壞人,當他想做前兩件事情時,他只用自己的方法做!

可現實才不鳥這種英雄!這種英雄終究只存在電影中。

大家需要英雄,不是因為崇拜英雄;大家需要英雄,只是因為希望除了永遠不知道存不存在、拜了有沒有用的神以外,有個對象可以在現實中成為我們救苦救難的希望之寄託。

所謂的英雄崇拜........

那只是種用來釣傻瓜上當的集體謊言。

真正會被崇拜的,都是些膚淺俗氣、虛有其表的偶像。

幫我們爭取勞工權益、婦女權益的民運先鋒?「窮鬼!」「那麼了不起,怎麼沒看到他們出來選立委、當閣揆?」「沒事找事做!火車趕快壓過去、壓死算了!」

英雄要借車去救人?「幹!你刮傷了我的車!看我把你當成五歲小鬼一樣踹到爆!」



我不知道各位是怎麼想的,但是看到麥克連敲倒那個撞了人還顧著對人大小聲的大支佬.......真的很爽。(大概就是那種典型的家裡有錢不用工作,可以整天跑健身房─一是夜店好釣馬子,二來嚇人或幹架時好像很好用,改講個日語就變友寄了,─的天龍人。)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竊資達人】中產階級的見山是山....不是山?.....亦是山!

很多很低級的笑點,低級程度大概超越了【熊麻吉】,但少了點俐落跟直接。

難得有公路電影不賣弄風景,(WTF?這就跟麥可貝不再搞泳裝辣妹一樣!)從頭到尾把主角(傑森貝特曼)的個人特質發揮到極限,把小市民安分守己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從「見山是山」轉為「見山不是山」,再轉回「見山又是山」。(典型的劇情鋪陳。)



結局的安排挺有趣。主角千辛萬苦上路,所謂為何?

最後當然是把「可惡」的小偷給帶回了警局、成功的洗刷了自己的名聲和信用紀錄,就好像所有這類型的電影一樣,──主角得償所望,作壞事的人無法逃離法律或命運或上帝的制裁。

但在這部電中,這個老套結局所象徵的意義那反而不重要了!

因為這部電影跳脫了「捍衛」中產階級對「維持自己生活水準」的信仰,延續了【老闆不是人】中,對美國中產階級社會的一些無理規條而發的抨擊,像「前雇主竟然對你/妳的下一份工作有無比的影響力,每個人的金融消費行為有毫無公信力標準可言的信用紀錄,但一個顧主講話的公信力卻不需要有信用紀錄,而且即使他的信用明顯不佳,可在體制中,他說的話還是非常有份量、非常有影響力」.......等,可是比起為了打強心針、餵定心丸而生的【老闆不是人】,(所有的壞老闆都會受到處罰、或反過來被員工吃的死死的,)這部片決定跳到下一個層級........

擔心那麼多幹嘛!或許今天你/妳會失業,但你/妳終究會沒事的!老婆如果今天因為你失業而離開你,那只表示她也會因為其他理由離開你,不是今天,就是未來的某一天!想要維持住家庭、維持住良好的職業形象,所以人要無止盡的像牛馬一般溫馴堅忍勤勞、克制自己的怨氣不去發洩?這條路能走一輩子嗎?人始終要回歸到忠實的作自己!要暢快的作自己!.......雖然其實兩個主角作自己的方式都沒有達到讓觀眾大呼暢快的地步,不過從劇中人的角度來看,他們自己應該是成功的作到了忠實、尋得了暢快。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丈量世界】向好奇心、與滿足好奇心後的成就感致敬

通常,學習的快樂不在於沒有壓力,而是在於客觀而單純地克服了挑戰:打開了自己原先僵固的視野、知道了原先所不知道的、弄懂了原先所不懂的、學會了原先所不會的。

向這句話致敬。我就算寫再多,也不可能更充分表達出這部片帶給我的感動。雖然電影增加了許多原著沒有牽涉到的觀點,但這仍舊是小說和電影共同的核心。



論大學生燒成績單的可能性

點評:大學生是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學院不能為他決定、也不能替他負責。

黃哲翰

前幾天我在大學的課堂上所看到的景象,讓我聯想起了前陣子台灣所報導的一則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新聞:中興大學提醒家長,未經子女(年滿20歲以上)的同意拆看成績單,將可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此外,有些學校在家長未徵得子女同意的情況下,也並不提供家長查詢子女的成績。



▲避《個資法》,中興大學提醒家長別亂拆成績單。(圖/取自中興大學網站)

對此,引出了網路讀者不少的意見。持反對意見者,有認為個資法不合理的、也有不少人主張父母付學費有權看子女成績、也有認為學生偷懶父母就該管的。持贊成意見者,則主要認為父母應尊重成年子女的隱私。

我在此並沒有要處理這些正反意見,只是想以人們對這條新聞的反應做引子,談談幾件我在海德堡大學、以及周遭生活環境中遇過的景象。

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老的大學,至今已進入第627年。它同時也是我們戲稱「德意志長春藤」的九所菁英大學之一,諾貝爾獎得主的人頭照可以排出一串來展覽,而曾在此任教過的、在各學科歷史上留名的大學者,也數得上一卡車。

但這個學校的大學生,就我個人的感覺,他們的潛力素質不會比台灣的大學生(我所參照的對象是台北貓空大學與公館大學,這兩處是我個人所熟悉的)好到哪裡去。至於生活荒腔走板的程度,有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上課的、吸毒的、把骯髒餐具都直接塞進冰箱的、狂歡時把腳踏車從宿舍屋頂砸向樓下的、醉酒把廁所吐滿穢物還懶得清理放了幾天讓它乾的......

然而他們整體上的學習成就,客觀來說,卻是台灣的大學生難以比擬的。平均起來,他們對課業的學習,稱得上相當專注。與台灣學生在外語能力上的明顯差異暫且不論,每門研討課上,都不乏出現對專業知識掌握得相當純熟的大學生(當然主要是高學年的,約可對應到台灣的大三到碩一之間)。這些課堂上的亮點學生,少則一、兩位,多則四、五位。就我看來,這些人的知識能力或許已不下於台灣的博士班程度,而在台灣的大學環境中,每一百人之中,可能還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

這是為什麼?

前幾天,在我老闆的演講課上,他問大家,由於下週的課程時間剛好撞上這裡的年度嘉年華,是否大家下週還想上課?舉手投票的結果,有九成以上都想繼續上課。

這不是個案。我所經歷過的這類投票,幾乎都是以壓倒性的多數贊成增加上課時數的。雖然我過去一直覺得上課好無聊喔我要在家玩小狗秉持著課業與休閒應該適度平衡的精神,都投了反對票。

藉由這個片面的例子,我所要表達的不是「他們都是熱情學習的認真魔人」,這不是我所感覺到的。

我所感覺到的毋寧是一種比較單純的態度。相對於台灣學生,在這裡的人們對於「學習」這件事並沒有太多奇怪的負擔,也沒有台灣那種彷彿是天生的對學業的微妙不屑感。對於感到興趣的事物,很直覺地會想繼續多聽點,這不是常人都會有的單純反應嗎?

在台灣的大學裡,平時按部就班地學習彷彿是一種罪,會帶給同儕們一種微妙不禮貌的壓力。所以如果要政治正確的話,大家都必須在別人面前刻意抱怨學業繁重好累好煩、強調自己又不小心混了整晚導致考試範圍都沒唸完、然後在苦哈哈的哀嚎打屁中彼此諒解,以此來表明自己也是大學生活圈的正常份子,不小心得了好成績還得遮遮掩掩,被揭穿時還要無辜地表示自己其實也不懂教授的評分標準。

因為,學習從來都不單純,它始終夾都帶著一些在我們人格的深層中拉扯出來的挫傷。

這種拉扯,自我們幼時入學開始,便體現在家長期待與學生意願間的對抗、以及一種隱性的階級劃分上。學習這件事,精確來說,是用來劃分學生階級、定義學生自我認同、以及分配地位與資源的憑藉。因此,在我們的教學系統裡,評分是首要大事。我們必須嚴格把關、區分等級,誰都必須獲得對其學習成就「公平」、「等值」的報償。

「公平」與「等值」才是台灣教育系統的基本精神。

好學生與壞學生、成績好、成績中等與成績差,名校與普通學校,都必須涇渭分明,分毫也不能含糊。家長也隨時準備好在面對評分系統的失誤時,為兒女披掛上陣,為那一分半分的誤差來爭個公道。

成績單就是最重要的階級憑證。怎麼能讓家長只因為子女「隱私權」這種小事就不過問呢?

而身為學生,則多少都必須經歷過這樣的撕扯:被迫得在同儕中區分你我好壞、劃定圈圈、定義對方也定義自己、跟誰好跟誰不往來、甚至需要在師長大人們與同儕間選立場站。最後,依據這種隱性的階級劃分,最後分別進入不同的大學裡生活。

故而,對學習保持距離,或多或少表達了大學生們對上述漫長的系統篩選之消極疲軟的反抗。在潛規則裡,認真用功的出頭鳥會是這個階級結構的共犯、是攀附既得利益階級的爪牙。因此,只要在離畢業還遠、離考研究所、高普考還有一段距離的安全領域中,大學生們會傾向禮貌性地避開「學習」這個敏感又感傷的話題,直到大家都不得不開始用功準備考試的階段——不是我自己想用功學習喔,而是因為現實所迫,要找未來出路。

我們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一定要訴諸現實問題的逼迫,才能證成自己做出用功學習的決定,而不再有歉疚與不安。而這樣的學習,當然都跟考試綁在一起。

至於單純為了學問的樂趣而學習、在課堂上追問老師問題、放假時還會上圖書館,始終是一種不能太過公開張揚的禁忌。那是大學中的少數天才、或是不會讀空氣的邊緣份子才能放膽享受的奢侈。

我們看到有太多人,就這樣把自己界定於學習之外,認為學習是只屬於好學生才能做的事、而讀嚴肅一點的書籍是專屬於知識份子的高級興趣,而與現實人間無關。學習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事,這彷彿只是教育者不切實際的理想。

台灣有些大教授總喜歡找機會批評學生不用功,我認為,這是一種既不嚴格、漫不經心又隔靴搔癢的批評,往往滿足了他們自吹自擂的虛榮心(但他們有些卻稱得上是學院溫室裡的老草莓),卻並沒有著眼於被綁定在「學習」上的那些實存問題。

因為在上述學習背景中長大,讓我剛到德國大學時,感受到非常鮮明的反差——這是一個把「評分」這回事看得非常豁達而淡然的世界,「成績」也不是一種透過嚴肅儀式下頒佈的權威產物。

「隨便就給最高分,這麼灑脫,這樣真的好嗎?不是應該都要裝裝樣子給個不太高的分數嗎?」

「隨便用鉛筆在影印廢紙背後簽寫的成績證明,真的有效力嗎?」

「成績證明上課程名稱寫錯了,要學生自行塗改就好,這樣不違規嗎?」

諸如此類,這些都是我當時初體驗、或看到課堂上同學的情況時,所產生的疑問。

我們大學修學分的方式和台灣有極大的差異。我們在這裡沒有「選課登記」這回事,而是自己依照學程需要,安排去上那些課,然後在學期初或學期末,去找授課教師談,看看我在這個課需要幾學分、要怎麼拿。

各學院都會公布學分的公定價目表,例如:定時出席3分、口試2分、筆試2分、小論文2分、課堂報告1分、學期報告5分......等等。如果我在這門課需要10學分,就和老師談,看怎麼湊足,例如出席3分+ 口試2分 + 學期報告5分,這樣湊滿10分。

如果這門課我上了一半,覺得太無聊,可以直接不去聽。因為沒有「選課」這回事,所以也無須「退選」,也不會因此被「當掉」。不交作業不考試,這門課學分不拿了,換去別的課拿就好。

當然也沒有「二一」這回事。你如果在一門課得到不及格的成績,自己回家含淚把成績證明偷偷燒掉就好,然後再去別門課收集一張及格的,繳給系秘書室,作為畢業審核用。

拿學分的期限也很寬鬆。在授課老師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你可以在上完課一兩年後,突然想:「不然還是拿一下那門課的學分好了。」隨時去找老師,交上作業或請他給你考試,你就有學分證明了。

我們哲學系有個講師,學生問他有無繳交作業的期限,他回:你十五年後再繳也可以,前提是我還在這個大學裡。

在這套系統下,原則上沒有硬性的修業年限,所要求的是學生高度自主,他必須明確地為自己的學習項目與時程做好規劃。各系所也都有學業諮商者,學生很常需要去找他們商談自己的學業規劃。每當學期初與學期末,在每週開放的諮商時間,總是能看到學生大排長龍。

以上是對學士/碩士修業的情況(當然,不同學院的學程會與上述有些許出入,特別是學位綁定國家考試的,修業限制會嚴格點)。至於博士研究者已被視為一個獨立研究者,而不再是「學徒」,所以大部分學院對於博士研究者並無規定修課的義務,我們主要專注在自己的研究與論文寫作上,若自己有興趣、有需要再去聽課。

這樣的授課與評鑑的系統,依照傳統德國學院的理想,屬於「學院自由」的一部份。前幾年,德國大學為了和國際接軌,做了大幅度的改制,同時也開始寬鬆地限制修業年限,乃至於要求上課出席率之類的。但這個改制始終遭受學院傳統聲音的批評與不合作。

我老闆的立場是堅持維護傳統學院精神,不遺餘力地反對新學制,講課時有機會就拿新學制來酸一下。在一門課,有學生下課後問他:「您都不點名,這樣我們怎麼拿修課證明?」(他只需要修課的出席證明,而不需要成績。)我老闆便在下一堂課公開宣布:「我的想法仍是老派的,我認為點名違反了學院自由,我在這裡向您說,只要您告訴我一聲,您不需簽到,我就會給您修課證明。」頓時台下全體敲桌喝采。

然而台灣人也許會問:這樣學生矇騙打混怎麼辦?傳統德式學院的回答會是:大學生是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學院不能為他決定、也不能替他負責。

當然,相對於德式學院,台灣的學院始終都必須負起上述那些看顧小孩的責任,大學只是幼稚園、小學與中學的延伸;這種壓力不只來自家長,也來自社會,包括學生講話不禮貌時要趕緊主動向社會道歉之類的。

如此「責任制」的學院,表面上所擔負的是教養責任,就其「下層結構」來看,其反映的更是一種「公平」且「等值」的評鑑系統,擔負著有效率地區分階級、界定認同、分配資源、決定獎勵的社會責任。(現在它連自己都下海成為了評鑑系統中的評鑑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社會便很難單純地去談對知識與學問的追求、更難不帶芥蒂地去談對學習的樂趣。

上上週,我在電車上聽到身後兩位小女生的談話。她們看起來約十一、二歲上下,聊著聖誕節從阿公阿嬤那裡收到的禮物有多奇怪。聊著聊著,就聊到接下來放假在家要做什麼。其中一個說,看書啊。另一個說,喔,我要繼續學英文和拉丁文,然後開始講起學習的內容。她們是如此稀疏平常地聊著,把那些學習內容講得如此輕快。

這些裡面沒有夾帶禁忌、不是要消極抗議的對象、沒有埋著那些撕扯著人格的傷痕,以至於令我訝異它是如此乾淨,像當時窗外雪原上的積雪。我幾乎不曾在台灣學生的閒聊中聽到這些關於學習內容的話題——除了考試完互相對答案。我背對著她們默默偷聽,直到她們下車。我想,等她們長大成年,她們的爸媽應該也不會拆看她們的成績單。

就算想拆看,她們也能先燒了它。

●作者2月3日補註:

寫這篇文章,著眼於突顯台德對比,藉此描繪台灣學習氣氛裡的某種內在結構。因此文章沒有太多空間去著重於「平衡報導」,我挑選出來的例子,是我認為鮮明且具代表性的,足和台灣對比出明顯差異的。對我而言,做到這一點,這篇小文的任務就達成了。

也許有不少讀者讀完文章,會對德式學院產生某種「烏托邦」的想像;確實,這樣的烏托邦是德國傳統學院精神一貫秉持的理想,因此實際上也獲得了相當的實踐,這是台灣的學院所沒有的。特別是海德堡大學一向驕傲地自詡為德式學院精神的掌舵者,在這裡看到的個例往往就更加鮮明。

當然,對學生普遍而言,在德國大學的學習還是免不了各種關於畢業、出路甚至社會期待的現實壓力。但是這樣的壓力,與台灣相較,鮮少涉及到人格深層的糾葛與拒斥,而比較客觀地像是人們可以自主選擇接受的、有挑戰性的任務。面對這樣的壓力,師生們的想法會是這樣:如果你自認不行或沒興趣,為什麼不換跑道呢?而換跑道的可能性始終是很開放的,休學、轉系、轉校是常態,基本上也不造成什麼負面觀感。教育資源分配平均、選擇性開放多元,是支持著這種自我負責的學習精神的制度基礎。

據此,學習和壓力是分不開的。只是我們應該去探問,壓力的來源是什麼?是來自於學習本身所具備的挑戰性、還是來自於其他因素?來自於學習本身的壓力,通常不會耗損我們對學習的單純興趣,但其他的壓力卻會。藉由本文,我的重點不在於主張「沒有壓力的快樂學習」,而是希望去探問「客觀而單純的學習」的可能性。通常,學習的快樂不在於沒有壓力,而是在於客觀而單純地克服了挑戰:打開了自己原先僵固的視野、知道了原先所不知道的、弄懂了原先所不懂的、學會了原先所不會的。

能清楚地分別這些、並且自我負責地決定、學習、進而思索,我們才能開始談論人的「自覺」,乃至於「啟蒙」、「溝通」甚至「批判」。一個社會健全的公民意識,往往能在其學院精神裡找到它的根源。一個只以區分階級、分配資源、職業訓練和論文製造為己任的學院環境,只能自絕於上述聯繫之外,同時讓整個社會僵固、枯竭、崩壞。

(●作者黃哲翰,原文《論大學生燒成績單的可能性》發表於臉書網誌,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這啥鬼?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丈量世界】一定要看

不是因為這部片好看,(不是說這部片難看,)而是因為它是『丈量世界』。



這樣就夠。

這部電影不是什麼偉人傳記!

這部電影的重點始終在「兩個相信世界是可以被人掌控在手中的男人」之間的情誼互動。



有點Gay味,坦白說。



但是.......凡是任何發現、發明、創造了值得放進教科書,或值得世人知悉和應用的事物的人,都可以在片中(書中)兩位主角身上找到類似的特質。

那些不是「想要成功,要先跟這些人學習」這類書中所會列出的特質。

而是........無言可以形容啊!



原著小說當年在台灣很悲劇的落到了一本99元大拍賣的下場,希望電影可以讓這個情況改觀。